首页
本栏目
校园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资讯 -> 正文

我校桑树勋教授接受《中国日报》采访

浏览量:时间:2022-03-28

日前,我校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桑树勋教授应邀接受《中国日报》(China Daily)采访,围绕低碳目标下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等问题发表看法,相关双语采访视频《今天为什么要关灯一小时?并不是为了省电……》于3月26日在《中国日报》所属国内外新媒体平台发布。

桑树勋在回应《中国日报》外籍记者提出的“关于高度依赖煤炭工业的中国如何实现‘双碳’目标”问题时表示,“2030年或2035年前,能源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2035年至2050年,新能源具有了大规模替代能力以后,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会成为能源革命突出特征;2050年以后,化石能源原料属性取代燃料属性,并作为低碳清洁高效安全能源体系的重要补充,将是能源革命的重要表现。”他介绍,“当前中国‘双碳’战略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四梁八柱已经就位,目标、任务、原则已经确立,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都已明确。”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从2007年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倡导公众每年3月26日晚8:30关闭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重在启发大众关注环保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桑树勋指出,“双碳”工作节能优先,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节能在公众,只有节能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绿色出行、绿色生活成为习惯,“双碳”目标才能更快实现。在推进“双碳”工作中,政府要高度关注民生,做好相关政策安排,保障产业转型中的民众权益和公平公正。从长远来讲,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最大民生。因此,政府与民众的协同配合对“双碳”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也能彰显中国制度的优势。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