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概况
本栏目
研究生教育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概况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中国矿业大学肇始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115年来,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经艰辛,颠沛流离,却依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矿大精神。在旧中国,学校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把“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作为神圣使命。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崇德尚学”的校训,“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的校风。

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1年。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学校第一批获准招收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1999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能源资源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按照“强工、厚理、兴文、拓医、育新”的思路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生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在巩固原有特色优势学科基础上,学校设立了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应急技术与管理、职业安全健康、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8个交叉学科,为国家双碳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智能矿山建设搭建了学科平台;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总论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地球科学进入前1‰,矿物资源与开采工程学科领域连续5年进入全球前50强,2023年位列全球第17;形成了矿业工程与安全科学、遥感测绘与环境、地质学与地质工程、土木建筑与力学、机械电气与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与经济、化工与材料等优势学科领域。

学校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56人,其中受聘教授岗位491人、副教授岗位935人,博士生导师530名、硕士生导师151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5个。拥有两院院士17名(含外聘),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高端人才12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7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6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7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6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在深圳、北京、新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深圳研究院、能源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西部能源研究院、贵州研究院,在校内组建碳中和研究院、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3个交叉学科直属科研机构,与徐州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中国矿大-徐工矿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6个对外合作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在2022年获批国家部委推荐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23年到账科研经费超12.6亿元。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与近百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建有9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联合20余所国外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矿业工程教育能力中心”并成为该中心在华唯一旗舰高校。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创办了“旅游孔子学院”。获全国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已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生源和多层次、多模式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在培养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在培养方式上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博士生选拔方式上,有本科直博、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申请-考核等;硕士研究生除全国统考外,还有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等;在培养目标上,除继续为高校、科研机构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外,还突出了专业学位、煤矿企业急需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终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断改革,学校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学校有各类在籍硕士、博士研究生13300余人,在校留学研究生230余人。在毕业的研究生中,有8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有16人先后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和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源深流自远,行健天同功。中国矿业大学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校建成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拓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持续推进落实学校十四届党代会精神,完善学校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深化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聚焦“分类培养、学科交叉、基地建设、导师团队、质量健康、国际化培养”,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矿业大学特色的一流研究生教育。(2024年5月)